close
優惠期限:2012 年 03 月 31 日止

 

 

目錄

第一章  創傷vs. 二度傷害
「受災」=「悲慘」嗎?
既然已經發生了,就不要讓內心受到二度傷害
「自我約束」還是有值得褒獎之處
分辨「現實」與「非現實」的習慣
從佛法的角度看由「現實」進入「非現實」的過程
化解「自我洗腦」

第二章  行善vs. 偽善
募款、捐獻和義工活動是偽善嗎?
有能力和沒有能力「同情他人」的時刻
能夠同情陌生人,卻無法同情親近的人
「同情心」本來就不是純粹的東西
我們的同情心或多或少都是「假的」
連結同情心與「慈悲心」
延展同情心的方法
透過「慈悲的冥想」,連結真正的慈悲

第三章  幸福vs. 快感
快感等於幸福的想法
獲得「快感」的歷史
過多的「快感」反而會增加匱乏?
過去的日本人較少罹患精神疾病?
過去只有特權階級的人才會產生心病?
資訊化社會的意義
社群網站的毒品特性
過度滿足的不幸
符號化的「自我」,正是呼喚最大快感的商品!
從符號的虛擬邁向身體的現實
自我約束後的價值觀改變
從根本修正追求最大快感的原理
死亡的意識喚起生存的覺醒
不要忘記現在的「覺醒」
分泌安定和覺醒的腦中物質
「集中」就能安定
安定和覺醒的腦中物質
原本的幸福生活方式
為了日本的未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米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