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的二二八紀念館有兩間。一間在二二八和平公園裡面,一間在南海路(郵政博物館對面)。很多人不知道,或者只知道其中一間。剛剛發現觀光局DM上的地圖在標示其中一個景點的時候也標錯名稱了。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台灣教育會館
台灣與世界現代藝術對話的窗口

日 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為了配合各項現代化教育之實施,創設了「台灣教育會」,並於1931年(昭和6年)4月,責成當時台灣總督府營繕課之井手薰設計完成 「台灣教育會館」。落成後,此館隨即成為當時各式演講會會場、教育成果展示場地,及電影製作放映與美術展覽的重要場所。不僅是台灣首座現代化的藝文展覽 館,對日治時期的台灣社會而言,也是與世界現代藝術對話的重要窗口。
過去「台灣教育會」主辦的「台灣美術展覽會」,堪稱當時台灣美術界年度大事。 今日所見之台灣前輩畫家,如陳澄波、廖繼春、楊三郎、顏水龍、劉啟祥、洪瑞麟、藍蔭鼎、陳植棋、郭雪湖、陳進、林玉山、李梅樹、陳敬輝等人,皆因在台展備 受肯定,進而轉進日本甚至遠赴歐美深造有成。


台灣省參議會
二二八事件的重要歷史現場

1945(民 國34)年8月29日,國民政府任命陳儀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同時依《台灣省各級民意機關成立方案》設立「台灣省參議會」,並借用「台灣教育會館」做為 辦公與開會場所。二二八事件發生後,三十名省參議員中,有王添火丁被捕喪生、林連宗失蹤,及林日高、馬有岳受到拘禁等事實,此館因而成為戰後台灣人追求民 主的重要見證及二二八事件的重要歷史現場。1949年,此館由「台灣省教育會」接收,惟建物卻仍由「台灣省參議會」與改選後的「台灣省臨時省議會」繼續無 償使用。


美國在台新聞處
推動台灣民主化與提升現代藝術的另一推手

1959 年,「美國在台新聞處」在臨時省議會遷走後次年遷入。此後二十年間,這裡成為台海緊張時期,台灣獲知歐美消息的重要管道。1979 (民國68) 年,中美斷交,原本駐台的美國大使館相關文化、教育、商務組織,改為非官方性質的「協會」或「中心」持續相關交流活動,新聞處從此改稱「美國文化中心」。 1991(民國八十年)底,省教育廳為配合「南海更新計畫」擬改建大樓,「美國文化中心」遷出,卻因文化界反對改建而擱置;其後一度由「中國童子軍總部」 承租,1993年6月,再由「美國文化中心」續租,此建物也在同年被指定為三級古蹟。
「美國在台新聞處」除有完整的美國政府官方資料、風土民情及赴美留學資訊外,也提供部分場地作為藝文及美術展覽之用,對資訊相對封閉的60年代台灣文化界極有助益,迄今仍為藝文界人士津津樂道!堪稱繼日治時期「教育會館」的多元展覽功能之後,推動台灣現代藝術的另一推手。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二二八平反運動的新里程碑


2006年7月行政院核定為「二二八國家紀念館」館址;2011年2月28日,「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正式開館營運,邁入二二八平反運動的新里程碑。

參觀資訊

*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

一、緣起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前身為「台北放送局」。 1930 年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為發展台灣的廣播事業,於現址成立台北放送局。 1931 年台灣放送協會成立,廣播業務即移交該協會經營。 1945 年國民政府接收後,改為台灣廣播公司。 1947 年二二八事件發生,當時的廣播電台扮演著黨政軍各界人士宣傳政令,和民眾代表報告事件處理近況的重要角色。 1949 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改為中國廣播公司。 1972 年,中廣新建廳舍完成,交還臺北市政府,成為臺北市政府公園路燈管理處辦公廳舍。 1996 年,市府基於這棟建築物在二二八事件中的重要地位與歷史意義,選定作為台北二二八紀念館的館址。


二、開館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 於民國86年2月28日,二二八事件發生50週年時正式開館。本館設立宗旨在求公布史料,安慰受難者家屬,希望透過興建紀念館的方 式,讓台灣人民走出二二八陰影,將苦難提升為進步或再創造的力量,使台灣社會重建健康心靈,愛和寬恕得以成為和諧生活的命運共同體,並冀能促進族群的共榮 共和,社會、文化的建全發展。

參觀資訊

map.jpg

▷ 看看現在有什麼展覽... Go!
▷ 看更多展覽心得文章... G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米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