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2年小龍賀歲-迎新春活動
一、活動主題:小龍賀歲-迎新春
二、活動內容:時值年終新春期間,為塑造故宮多元參觀環境,將舉辦名家揮毫分贈觀眾春聯外,另邀請民俗藝人到院展演,與民眾互動共渡新年,並廣傳統手工技藝。
三、活動日期:102年1月31日~102年2月17日
四、主辦單位:有限責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員工消費合作社
五、協辦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
六、活動計畫:於年終歲末及春節初一至初三下午2時~5時,特邀書法名家及剪紙、春仔花、看桌米雕等民俗藝術家,於閒居賦前進行展演,歡迎遊客與大師共同創作,藉互動教學方式感受故宮濃厚的過年氣氛。
七、活動時程:
節目內容 | 日期 | 時間 | 地點 | 民俗藝術家 | 活動內容 |
春聯揮毫 | 1/31 | 下午2:00~5:00 | 閒居賦 | 李蕭錕老師 | 集書法家與畫家為一身的李蕭錕老師,出入現代水墨多年,其在現代墨上開創高淡幽雅的風格,雜柔著屬於臺灣本土的淳樸素淨精神,一直被視為融通中外今的秀異畫家。李蕭錕老師以書法長年寫經,從碑帖裡古人的墨跡摸索出書藝之道,轉化成其獨具一格的書法面貌。 |
2/2 | |||||
2/6 | |||||
傳統剪紙 | 2/10~2/12 | 下午2:00~5:00 | 閒居賦 | 李煥章老師 | 出生中國山東臨沂縣,剪紙至今已有80年歷史。從小看著大人剪紙,生動圖像躍然紙上,從此喜歡上剪紙技藝。除了練就一手好功夫,還不斷研究各種剪紙技法,加上創意與堅持結合傳統,所剪出的作品富含文化意義,獲文建會民族藝術薪傳獎。 剪紙,又叫刻紙或剪畫。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紀,一般的傳統剪紙大都有其涵義,充滿吉祥意味,將人們的祝賀、歡樂與希望,均以有寓意的內容表示出來。 |
春仔花 | 2/10~2/12 | 下午2:00~5:00 | 閒居賦 | 施麗梅老師 | 春仔花在早期婚宴喜慶上很常見,尤其是新娘和新娘親近的友人,會配戴春仔花增添喜氣。幾十年過去,施麗梅發現春仔花幾乎買不到了,因此她下定決心要學做春仔花,將這項傳統纏花工藝延續下去。小小的春仔花喜氣,更有著傳承的意涵。 「春」的發音在台語是剩下的,代表喜事有餘、福氣不匱乏。 由繡線、「米雕」是捏麵人的正稱 也稱「江米人」。屬於傳統飲食範圍內之技藝,廚師會運用巧思,捏製各式各樣玲瓏的人物或鳥獸,共來賓視覺享受,為主人爭面子的「桌上看果」亦即「看桌米雕」。 鐵絲及紙片藉由纏繞做成,所以又名「纏花」,由於作工繁複,在台灣為即將失傳的傳統工藝。 |
看桌米雕 | 2/10~2/12 | 下午2:00~5:00 | 閒居賦 | 謝源張老師 | 謝源張老師自幼喜繪畫,亦受先父之教導研製「米雕技藝」。平日不僅鑽研米雕,更把對基隆中元祭的歷史脈絡帶入課程教學,故極力推展中元祭典中的「看桌與看生米雕」製作,除了在各級學校指導傳授,向下紮根,亦不定期舉各類米雕作品展覽。 |
巧剪春花迎新年-李煥章大師剪紙展 @ 板橋435藝文特區 華江館 2013.1.25~3.3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