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北投石命名百年 溫博館推出北投石特展
全世界唯一以臺灣地名命名的礦石「北投石」,今天起歡慶命名百年,為了讓民眾一探「北投石」珍奇風貌與身世,台北市觀光傳播局從今天開始,在北投溫泉博物館,舉辦「投石問路」特展、及「非石不可」活動,目前收藏在北投溫泉博物館內、重達800公斤的北投石,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北投石。
北投石是在1905年,日本學者岡本要八郎在北投溪河床發現的特殊礦物,1912年在國際礦務研討會上正式發表,並命名為北投石,目前全世界只有北投及日本的玉川溫泉存有「北投石」。而北投石因為含放射性元素「鐳」,在日本坊間傳聞具醫療功效,被奉為「藥石」,平均130年才能長出1公分的礦物結晶,而且只有在特殊環境下才能結晶。加上環境變遷,北投石生成更加不易、而更為稀有,而目前收藏於北投溫泉博物館內重達800公斤的北投石,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北投石,為鎮館之寶。
為了歡慶北投石命名百年,臺北市觀傳局即日起到11月25日,在北投溫泉博物館特展室外舉辦「非石不可」活動,邀民眾認識北投石,並與「非石不可」互動展板合影,將照片上傳「聽北投 說故事」粉絲團,獲得最多粉絲按讚的前三位拍照民眾,就可以獲得限量精美「珍愛北投明信片套組」。當地麵包坊普羅旺斯也同步歡慶推出「北投食」紀念餅乾。
另外,藉由北投石命名百年,北投國中12位跨班級同學,也在老師帶領下,在北投溫泉博物館舉辦「投石問路」北投石特展。透過資料查找、探勘,漫畫、影片等多元方式,呈現北投石的身世與特色,並展出岡本要八郎研究北投石的親筆手稿。
【投石問路】慶祝北投石命名百年特展
北投國中師生攜手參與,凝聚北投在地鄉土情
主辦單位: 台北市文化局
策劃執行單位: 北投國中、北投溫泉博物館
協辦單位: 台北市北投環境博物園區 、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
展覽地點:北投溫泉博物館 1F特展室
展期:101年11月20日至12月30日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在11月20日上午舉辦「投石問路—北投石命名百年特展」活動,本活動由北溫館與在地的北投國中師生共同合作。
本次特展活動包含北投石調查原件、學生對北投石發現歷程的簡介漫畫、影片及北投石模型等展出。為此北投國中教師團隊事前參加數場相關研習與實察活動,以增進教學知能;接著融入課程讓學生了解北投石的由來,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自然科學與文化、社會和經濟現象的因果關係。進一步指導學生以小論文、圖表和漫畫統整所學,做成展覽作品。同時培訓學生導覽技巧,擔任假日解說員,介紹北投石的生成、歷史,落實多元服務學習。
這次的活動對北投國中師生意義非凡,學校位於溫泉地區,近年來全力投入以環境教育作為特色課程的北投國中,教師團隊積極結合北投地區文史與自然環境資源,去年參加「北投水道百週年紀念特展」,獲得服務學習特優團隊殊榮。今年再度參與北投石及北投溪的保育工作,期望透過鄉土歷史、社區營造及環境教育等課程,並結合服務學習,以實際行動守護鄉土,展現對社區自然環境的珍惜與關懷。
1905年日本教師岡本要八郎在北投溪中發現奇特礦石後來證實此礦物具有放射性;1909年,東京帝大礦物學教授神保小虎博士訪臺,確定北投溪產礦石為「硫酸鉛鋇放射性礦石」。1912年11月20日神保小虎博士在聖彼德堡國際礦物研討會中將之命名為北投石,並正式向全世界發表為新種礦石。這是全世界數千種礦石中,唯一以臺灣地名命名的稀有礦石。北投國中校址鄰近北投溪,又逢北投石命名百週年紀念,因此開啟了師生對北投石前世今生的探索。
籌畫本活動的傅莉芬老師表示:「北投石教材為一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間的橋樑;教師間、師生間、學生與社區,乃至學生與社會的對話,將有益於永續發展,並在生活中落實。」
參與本次活動的八年級學生魏曦姸、王薇媛、沈建宇表示:「我們有幸參與了這次的特展活動,從文史資料的查閱到實際下溪整淨北投溪,都是彌足珍貴的體驗」;「在學者與地方居民的多年努力下,北投石終於被指定為稀有礦物,而孕育北投石的北投溪也將受到保護。希望在未來,每位居民和到此遊憩的遊客,都能夠用『心』體會北投溪的美好,用『行動』來維護北投溪。
來去北投

達人漫步導覽
16:30新北投公園入口集合出發→北投公園噴水池、石拱橋→16:50凱達格蘭文化館→17:05北投溫泉博物館→17:25北投溫泉溪瀧→17:45梅庭
北投夏日自由行
A
10:30北投捷運站→周氏節孝坊→北投中正老街→11:30北投市場地方小吃→13:00北投溫泉路→13:40天主巷、普濟寺→14:00地熱谷→14:15梅庭→14:35→北投溫泉博物館→15:10→凱達格蘭文化館→15:40新北投捷運站
B
16:30新北投捷運站→新北投公園→北投溫泉溪、瀧乃湯浴室→17:10地熱谷→17:30梅庭→17:50北投溫泉博物館→18:30凱達格蘭文化館→18:50光明路、北投市場夜市地方小吃→北投捷運站
北投亮點
- 周氏節孝坊:見證先民生活傳統牌坊
- 北投中正街-傳統紅磚家屋,淡北古道北投段風華
- 大同街、中正街、光明路地方小吃:傳統豆花、肉羹、蘿蔔絲餅、煎包、熱炒
- 北投市場及周遭地方小吃:紅茶、魯肉飯、米粉湯、乾蚵、鼎邊趖、排骨麵、肉羹、蚵仔麵線
- 溫泉路:溫泉巷弄風情
- 天主巷:唭哩岸石階小巷
- 普濟寺:優雅唐式建築
- 地熱谷:北投地名起源、青磺泉源頭
- 梅庭:觀光旅遊服務中心、草聖于右任駐足過屋舍
- 溫泉博物館:百年公共浴場,人文藝術展演空間
- 凱達格蘭文化館:台灣原住民知識殿堂
- 北投溫泉溪:台灣浴場文化起源地、台灣國寶礦石北投石生成之地
- 瀧乃湯:百年溫泉浴室
- 天狗庵:台灣第一家溫泉旅館石階遺跡
- 新北投公園:百年公園、台北近郊小型植物園、夏夜納涼勝地
「新北投夏夜嬉遊」梅庭、凱達格蘭文化館、北投溫泉博物館 藝文特展
館所 |
特展 |
展期 |
內容 |
---|---|---|---|
梅庭 |
「書道丰標-于右任134歲冥誕紀念」特展 |
4/20-12/30 |
千古一草聖-于右任先生書法作品 |
凱達格蘭文化館 |
「自然‧純真二重奏‧第一部曲」特展 |
6/20-9/2 |
展出14幅南島美術獎得獎作品,呈現藝術家對臺灣原住民自然與文化審美的體現,並感受其原住民藝術之美。 |
北投溫泉博物館 |
「鳥瞰的世界-楊燁手繪北投老地圖」特展 |
7/6-9/15 |
展示北投達人楊燁手繪北投老地圖(包含早期新北投之溫泉文化) |
「新北投夏夜嬉遊」梅庭、凱達格蘭文化館、北投溫泉博物館 表演與活動
館所 |
活動名稱 |
時間 |
內容 |
北投溫泉博物館 |
日本津輕三味弦VS陳明章北投月琴團 |
7/20 |
三味弦與臺灣月琴交流,感受不同的臺日音樂文化之融合與比較 |
梅庭 |
月琴表演 |
9/29 |
月琴歌曲表演 |
梅庭 |
品賞中秋 |
9/30 |
前100名來館遊客即贈送在地特色點心1份 |
「來去北投」地圖下載 [jpg ] 2923k

手繪北投地圖展明信片(x1)貼郵票寄出,想要的請留言(限國內)。- 已送出
北投『石』在精彩,幸福『6』一下
北投「石」在精彩,3月份榮獲臺灣十大觀光小鎮的殊榮,4月份北投圖書館也在美國娛樂藝文新聞網站FlavorWire.com選出全球最美25家公立圖書館之一,成為台灣圖書館之光,這些榮譽讓擁有眾多古蹟、建築物、人文歷史的北投,實在值得驕傲。
今年適逢「北投石」命名一百週年,這是由日本礦物學家岡本要八郎,於1912年發現北投溪底的部分石頭含微量元素-「鐳」,將之命名北投石,這也是全世界唯一以台灣地名命名的礦石。因此,促成區公所結合地方協會、社區、北投六館及機關共同舉辦今天的活動,一方面紀念北投石命名百年;另一方面,讓民眾珍愛北投特有的國寶級礦石。除此之外,也希望藉由活動舉辦,介紹2012臺北溫泉季的一系列活動,不僅為臺北溫泉季暖身,也感受到北投風華小鎮的魅力。
本次溫泉季的一系列活動,主軸如下:
一、「北投趴趴go」活動:從9月1日起至10月21日止,規劃北投最具有特色的36個地點,包含宗廟、文化歷史建築物、自然生態、地方特色、美食及藝術等6大特點,讓民眾可以享受集戳章送紀念品的樂趣同時還可以在溫泉季當日至各館體驗活動(如至凱達格蘭文化館體驗14族服飾體驗及北投温泉博物館穿浴衣體驗等),另外,還可以填寫活動問卷參加當日抽奬活動。
一、關渡宮;二、慈后宮;三、北投不動明王石窟;四、普濟寺;五、天主堂;六、長老教會北投教堂;七、安國寺;八、燕子步道;九、機車快遞;十、生發號鹹鴨蛋 ;十一、凱達格蘭文化館;十二、吟松閣;十三、周氏節孝坊;十四、北投溫泉博物館;十五、梅庭;十六、北投公民會館;十七、鳳甲美術館;十八、瀧乃湯;十九、北投文物館;二十、地熱谷;二一、北投公園;二二、北投兒童樂園;二三、復興公園;二四、露天公共浴池;二五、七星公園;二六、防空壕迷宮;二七、鳳梨宅;二八、泉源公園溫泉泡腳池園區;二九、粟家牛肉麵;三十、上全肉羹;三一、新豐綿綿冰;三二、蓬萊排骨酥;三三、傳統之最豆花堂;三四、菩提素飯糰;三五、阿婆甜不辣;三六、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民眾可逕至各活動地點及北投區公所索取資料,凡是完成活動六條路線者,於「2012臺北溫泉季」正式登場的10月20日及21日下午2點至5點,在新北投捷運旁南側道路的文化體驗區的北投區公所攤位兌換地圖手帕,數量有限,請把握機會;民眾除了遊歷這36個地點,享受集戳章及發現答案的樂趣,同時還可以持「北投趴趴GO」完成戳章及答案,每完成一條路線,還可以各完成路線於10月20日及10月21日溫泉季正式登場至各館體驗各項活動,有(一)北投文物館:持活動摺頁者當日入館享有優惠票價;(二)凱達格蘭文化館:體驗14族原住民服飾;(三)北投圖書館:服飾開麥啦的人型立牌拍照;(四)梅庭:草書體驗;(五)北投溫泉博物館:浴衣體驗;(六)北投公民會館:分別為藍染的體驗及陶土的彩繪。另外,還可以填寫活動問卷參加抽獎獲得北投紀念的T恤。
二、「幸福六館輪舞曲」活動:從9月8日至10月13日的每週六,在北投幸福六館舉行,有凱達格蘭文化館木偶劇欣賞、梅庭的月琴表演等藝術,還有可以親手製作各館特色的作品,如北投圖書館的手工書製作、北投公民會館的氣球DIY及北投温泉博物館的浮世繪温博的製作,另外,還可參與北投文物館的館內免費導覽的活動,讓民眾在一場一場的藝術的饗宴,浸沁在幸福六館中。
1、9月8日在北投公民會館所舉辦的復興高中音樂演奏及氣球達人李承澔老師的氣球DIY製作。
2、9月15日在凱達格蘭文化館的木偶劇的表演及串珠製作。
3、9月22日在北投圖書館有深受大小朋喜愛的林老師說故事及親手製作的手工書。
4、9月29日在梅庭所傳唱台灣歌謠的月琴表演及梅庭建築物的製作。
5、10月6日在北投溫泉博物館有國樂表演及浮世繪溫博的製作。
6、10月13日在北投文物館可以聆聽周松村老師尺八表演及參加由北投文物館館員的免費導覽活動。
三、「旅遊玩家」活動:從9月22日至10月27日的每週六,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及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共同規劃六條路線,分別有生活藝術之旅、宗教之旅、老街巡禮、生態之旅、博物館漫遊及百年水圳之旅等,讓民眾每週六跟著旅遊達人一起漫遊北投,走一趟知性、健康、文化、藝術之旅。
1、9月29日的宗教(古蹟)之旅:(一)北投天主堂(二)普濟寺(三)吟松閣(四) 不動明王石窟。
2、10月6日的老街巡禮:(一)周氏節孝坊(二)陳氏宗祠(三)學仔內(四)幸福牌腳踏車(五) 北投教會(六) 北投市場上帝公廟(七)畜魂碑。
3、10月13日的生態之旅:(一) 北投公園(二)瀧乃湯。
4、10月20日的博物館漫遊:(一)凱達格蘭文化館(二)溫泉博物館(三)梅庭(四)北投公民會館(五)北投文物館。
5、10月27日的百年水圳之旅(一)三院石頭屋(二)泉源國小宿舍(三)市民農園(四)十八挖圳。
擁有眾多歷史建物、公園、景觀的北投,每逢假日遊人如織,各景點美不勝收,為了讓民眾感受到北投人文古都之美,在每個星期六,安排一系列活動,活動從9月份一直延燒至10月底,週週精彩,內容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心動不如馬上行動,好好享受北投幸福的週六!
新移民暑假親子【FUN縱「北投」趣】活動
新移民暑假親子活動「北投嘉年華面具」完成囉!新移民系列活動~FUN縱「北投」趣首部曲:「健康輕盈」講座及「北投嘉年華面具彩繪DIY」學員在歡樂的氣氛下完成,開心擁有生平第一個「北投嘉年華面具」。
他們透過老師的指導,新移民親子一起完成自製嘉年華面具,從先繪出自己想要的圖案開始,新移民朋友發揮創意,有兔子、蝴蝶、小丑、小狗、蘋果等造型,接著用剪刀裁製各種造型後再自由揮撒亮片、金銀粉。由這次的DIY體驗課程,可看出新移民大小朋友因國籍的不同,完成不可思議且令人讚嘆的作品,而這群大小朋友也將於11月第1個禮拜天,和臺北市八頭里仁協會所辦理「北投藝術嘉年華」踩街遊行活動中亮相喔!這也是新移民朋友最期待的另一個高潮活動!
新移民系列活動~FUN縱「北投」趣二部曲將於9/15(六)塑「龍」黏土DIY;三部曲則於9/19(三)「吃出健康」講座與中秋月兔捏陶DIY;四部曲於10/3(三) 中秋月兔陶土彩繪DIY,北投區李美麗區長竭誠歡迎尚未報名的新移民朋友踴躍報名參加,進而更認識在地北投文化。